迷因币大家都不陌生了,它一直饱受争议,不少人至今仍然把它和CX划等号。
在上一轮牛市中,当我开始参与屎币和PEOPLE时就隐约感到不能单纯用CX来定义这类迷因币,因为它们和我们传统认知中的CX有着一定的区别:公众号关注:博森科技小蝶。
典型的CX币采取的模式都是极少数人坐庄,引诱大众抬庄,最终极少数人受益。
但类似SHIB、PEOPLE这样的项目实际上都成了一场全民狂欢。而且这类项目中很多传导出来的味道不单纯是利益关系而是文化属性和价值认同。
既然两者有这样的区别,那迷因币的价值/价格到底反映了什么呢?
社区共识?社区情绪?
在我看来,这些说法都只指出了表象,只是结果,而不是根源。
一直以来,我都很难找到合适的语言描述它的价值根源。
这篇文章给出了很不错的答案,原文中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Meme币,本质上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对ZZ运动的定价与货币化,是统一一场运动中人群共同利益的最短路径”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参与屎币和PEOPLE这两个迷因币的过程:
最开始都是因为它们的故事引发了我强烈的兴趣、共鸣和好奇心。
接着,就是毫无顾忌地买入了它们的代币。我当时的想法只有一点:成为这个项目的一员,见证这个项目未来的发展。
我相信,像我这样的人在当时一定非常多。
当越来越多的大众参与进来,这场运动就从个人扩散到群体、从小众扩散到大众、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一场典型的社会运动就此展开。
只不过和传统的运动相比,它的发生场地不在现实生活中而在浩瀚无垠的虚拟世界里。
这类运动的影响和价值又如何体现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能通过单调乏味的新闻报导来衡量:报道的媒体越多、报道的机构越大牌,它的价值就会被视为越大。公众号关注:博森科技小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