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给ICO判了死刑 最大赢家为何是中国股市?
上帝要让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然而,疯狂是有代价的,就在ICO等“虚拟货币”极度疯狂之时;
央行等七部委突然挥出重拳,正式宣告:取缔ICO!
央行把各类代币被定性为非法融资,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帽子,比特币们基本上玩完了!正应了那句话,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突然楼塌了。
在政策一棒子打死威慑之下,各大代币今天全线下跌,ICO跌逾30%,超级现金暴跌50%,莱特币、以太币跌幅均超过10%,而比特币10分钟内暴跌1400元,最低触及26000元,日内跌幅达7%。一场暴富神话破灭了。
在政策一棒子打死威慑之下,各大代币今天全线下跌,ICO跌逾30%,超级现金暴跌50%,莱特币、以太币跌幅均超过10%,而比特币10分钟内暴跌1400元,最低触及26000元,日内跌幅达7%。一场暴富神话破灭了。
先做一个名词解释,什么是“ICO”?指一些个人或者机构在首次发行、创设新的数字货币时,进行的融资活动;这些融资活动类似于股市IPO,所以被称为ICO;ICO的一大特点是:出钱的一方,使用广泛被承认的数字货币来支付。
获利的方式是:发行新的数字货币,并通过一些平台推介;通过类似传销的方式,让这些新币大幅上涨,最终带来暴富机会。
那么,监管层为何对ICO痛下杀手?因为ICO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只能用疯狂来形容!无论是股市、债市、汇市、房市...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自愧不如!
而ICO的暴富神话,更是神乎其乎!据悉,上海一个卖手机的小伙子,两年前用父母给的20万投了ICO项目,今年账户资产已经暴涨至600万;还有一个做小私募的合伙人,三四千万投了数个ICO项目,短短两年资产已经达到30亿。
这些真真假假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血脉偾张,义无反顾地涌入ICO。你能想象,每天一睁眼,账户里多了几千万,甚至两个亿,这种比贩毒还过瘾的赚钱方式,不是常人能遇到的!
本来,央行是不会这么快动手的,毕竟作为新生事物,监管部门需要调查,谨慎处理!而且十九大也不远了,从监管的角度看,开会前还是要尽量保证社会和谐。
然后当不少人被暴利、财富蒙蔽了双眼,乃至疯狂不止时,监管的大棒还是提前落下了。
……
ICO等“虚拟货币”被监管叫停,显然在意料之中;无论怎么解释,这些代币实质就是在发行私人货币!即便是数字货币,这也侵害了央行铸币的权利,是对央行地位的挑衅,也是金融安全的黑洞,这是政府绝对不会允许的。
一个政权最大的两项权力,一个是征税,一个是铸币,这是底线!从中长远看,数字货币的发行权必然肯定会掌握在政府手里,不可能让民间数字货币泛滥,从这个角度看,即便是比特币,也可能是炮灰,一旦各国数字货币发展起来,其价值可能会归零。
况且,代币对实体经济没有任何帮忙,也不符合国家脱虚向实的方针!它跟衣食住行无关,跟制造业无关,跟核心科技也无关,跟伟大的中国梦更加无关!
虽然披着高科技的外衣,但包裹的是投机、投资甚至骗局的内核,只是投机者与操纵者的追利工具!所以,中国扫平ICO是必然的,否则,如果任由蔓延下去,最终可能会失控。
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金融安全是重中之重,贵金属邮币卡等已整治,余额宝也被限额10万元....何况是完全不受监管,逍遥法外的ICO!而且这个市场已然不小,目前参与人数达10多万;甚至有统计称,国内已有200万人在玩ICO。
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金融安全是重中之重,贵金属邮币卡等已整治,余额宝也被限额10万元....何况是完全不受监管,逍遥法外的ICO!而且这个市场已然不小,目前参与人数达10多万;甚至有统计称,国内已有200万人在玩ICO。
……
对股市来说,ICO的泛滥会分流证券市场的资金,而目前,把热钱引入股市、降低企业负债率是国家既定方针!
也就是说,央行拍死ICO,很大程度上是为了A股,如果央妈再不出手,可能股市就要遭殃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股市有开市休市,一个涨停不过10%,而且作为一个股民,要多久才能守到一个涨停?但ICO交易就牛逼大了,它是“7*24小时交易,无涨跌停限制,随便都有100%的收益,甚至有2000%的超高回报。
举个例子,代币小蚁股(NEO)自去年9月上线交易以来,涨幅高达282倍;上海量子链(QTUM)今年3月在云币网进行ICO,当天涨幅33倍……如果央行再不出手,ICO惊人暴利一旦蔓延,将可能让A股的韭菜寸草不生。
在暴利面前,当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临时,没有几个人能够淡定,不头脑发热,这是人性使然。同样是是“赌场”,这比可炒股刺激太多了,打新在它面前都不值一提,一旦有了羊群效应,A股的投资者肯定就被“拐”走了。
央行的雷霆一怒,表面上跟股市没关系,但实实在在是帮了股市的大忙!
当金融诈骗被全面清洗,贵金属邮币卡等被整治,信托、理财也不那么靠谱(余额宝被限额10万元),那么现在,唯一的“合法赌场”只剩股市了!接下来的市场,可以以供给侧改革的名义,向新领导班子献礼!
2.jpg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