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B中年的投资路--技术分析与价值投资的殊途同归(本人以德拙的笔名首发于雪球)
以下内容是本人首发于雪球,但是雪球的主要受众是股票,而我的主要讨论内容是外汇及二次元期权
第一次发帖估计审核者以为是抄袭而非原创,请审核。
2B中年的投资路--技术分析与价值投资的殊途同归本文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莫对号入座。
这是一条非典型的2B青年向HB转变的曲折人生路,现在也还在苦逼的2B中年的状态,对任何人的人生不构成参考意见。
为保护虚拟的各位有情众生隐私,一律用字母代替。
因为本人憨懒疲怠,马车的四轮定位近四十年没有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是常有的,加之要随时响应老佛爷号召,间或做非典型陀思妥耶夫司机;宫中一位贝勒,两位格格需要殷勤伺候,偶发处理宫中事务,还需要盯盘做单,拖延癌晚期患者更新断续在所难免,争取把根留住,不做小李子。
2001年,在好友C先生的启蒙下,开始接触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以及股票,一晃16年已过。
C先生敦厚审慎且乐观,因为他是巴菲特的铁粉,我对他尤为敬佩,遂称他为C菲特,意思是B菲特的继任者。
C先生身宽体胖,人又生得白白嫩嫩,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经常喝伊利的牛奶,他觉得那时候牛奶的消费还远没有达到普及的地步,以后会有非常巨大的空间,所以他选择投资伊利股份。
受C先生的影响,我也成为了一名价值投资者。那时候投资的逻辑非常简单:选择国计民生必不可少的行业,在大家都不怎么讨论股票的时候买一点,设定一个盈利目标:比如30%或者50%,到了就清仓跑路,然后等下一次机会。彼时完全没有任何的投资方面的知识积累,不懂什么K线,也不懂什么MACD,更加不知道看财务报表,仅仅是看到同时工作的上海本地同事已经在考虑买私家车,而那时的上海远没有现在交通便利,能见到的10个加油站大体有8个是中石化的,周围也没有什么人讨论股票,就买了点中国石化,大约半年时候有了30%左右的收益就落袋为安。
现在回头想想,那时的C先生就已经有巴菲特先生的一些影子了,伊利作为经营由营养品向生活必需品转变产品的公司,远比国企的中国石化要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想象空间。此后C先生通过自己的持续努力,考了CPA证书,正式进入了金融行业,在这期间他还反反复复的不断操作伊利股份,赚取了非常丰厚的利润,正在朝着C菲特的目标稳步前进,以后有机会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说说C先生的故事。
有人星夜赶考,有人告老还乡;
个性不同,经历不同,大家的人生价值观,逻辑也各个不同,一个个选择最终的方向也就颇为悬殊了。
此后我一直在生活的湍流中努力寻找人生的方向,2005年底,安顿好父母,盘掉业余时间开的两间小店,辞了德企的工作,并将二房东的差事作为福利无偿让给那是还是不是小舅子的小舅子,从一个大学英语四级靠抄别人勉强过关的理工技术男,跳进了纺织品外贸的红海。
(太后朱笔御批:小李子,金牛座,属马,天生就是做牛做马的劳碌命,加之耳根无肉,双手青筋外鼓,虽天资愚钝,好在手脚勤快,当年本宫正好身边缺一个跑腿的,就顺手把你收了留在身边使唤。)
此间间或做波段,也一直没有在股票投资上下大力气,因为从内心来说,一个理工男对于实业是有一点情节的,对于所有虚的东西持本能的抵触。
说起来2001年起,股票上基本上是做一次,成一次,但是其实中间12年,从技术到理论到思想以及资金管理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没有投入,何来产出。没有倾注时间精力和热情的东西注定是无法出彩的。
走上全职投资的道路缘起是因为家里大宝二宝选择的不是体制内的学校,深感自己是传统教育下的残次品,不愿意孩子们也走上和我一样的道路,过上缺乏美感,不懂音乐,没有幸福感知力的生活,所以在大宝出生后不久,在太太的引导下,不断的接触到很多不同理念的教育,也去了很多城市考察。机缘巧合,最后总选择了鲁道夫.史坦纳博士创立的人智学实践理念的华德福教育,而当时我所在的城市是没有华德福学校的,无巧不成书,刚好有朋友也感兴趣,就干脆两家合作一起办起来我们那个城市的第一家华德福幼儿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想到以后两个娃需要读体制外的学校,可能随时面临需要搬家的局面,我也必须做好随时搬家甚至到国外的准备,必须要在今后的事业方面做出一个选择,最终阴差阳错就选择了外汇。一入侯门深似海,再见萧郎是路人。
顺便说说当时是怎么从一个抵制的心态转变到完全接受的心态。
原来做股票的时候觉得完全能接受是因为股票是一个增量市场,分享增量带来的财务,这个从我的道德层面我是完全能够接受的,而对于商品期货,外汇,二元期权这样的零和甚至负熵游戏,我是很反感的。直到我自己的生活一些事情串联起来,让我心生感触彻底改变了对于这个的想法。
2004年在上海外高桥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时候,我的职位是工厂规划与管理,工厂的生产过程中间有一道工艺流程静电粉末喷涂会产生一些有毒的废料,也就是那些未能有效吸附到产品上的多余的涂料,公司每个月都要付不菲的代价请专业的有毒废料
处理公司来运走,每吨的处理费用大约是3000多.我到公司之后一个礼拜左右就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了13天,甚至遗嘱都写好了,前面提到的C菲特还是我的遗嘱见证人。
现在回想可能是工厂的生产过程中间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让我的身体起了严重的反应。这些是题外话,身体康复后我回到公司的时候发现,当时招聘我的老总因为公司政治的缘故离开了,我作为他招进来的人,处境可想而知。基本是处于光领工资不用干活的赋闲状态。工作之余我在网络上查找这种涂料的信息,发现这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其实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因为各种颜色驳杂不一,对于正常的高档商品来说是废料,但是对于要求没有那么高的产品,比如液化气钢瓶,铸铁管道,货架等对于产品颜色要求没有那么高的产品来说,这些产自世界500强一流化工公司阿克苏诺贝尔的所谓废料,其实是非常优良的生产原料,我与江苏的几家专业需求工厂联系,他们表现了浓厚的兴趣。联系后第二天,就有一家从江苏开车过来,现场看过库存的废料后,给出5000元/吨的价格,上门回收,并且保证每个礼拜一次,有需要的话随叫随到。下班后他们还专门跑到我家里,送我一些螃蟹,并承诺给我2000每吨的信息费。某种程度上我有点精神洁癖,他们的提议我拒绝了,虽然算下来每个月5吨多废料的信息费有10000多,比我当时5700的工资差不多要翻倍了,我还是拒绝了他们的提议,我让他们直接向工厂报价7000每吨。第二天我把这个事情和看我横竖不顺眼的生产厂长说了,我向他提议,让他以他自己的名义向公司新来的老总汇报这件事情,公司每个月节省15000远的废品处理开支,多出来的35000元每月的收入作为工厂的职工健康基金,用来作为工人体检补贴和工伤的额外补贴。本来我的本意是想把这件事情的作为一个增进相互友好度的机会,但是后来我才知道,我太天真了,负责工厂生产的他每个月能够从有毒废品回收厂商哪里拿每个月1500的好处费,而我的提议让他恼羞成怒,感觉前面N年都被厂商坑了,和那家厂商大吵一架,最后事情闹到了新老板那里,很快他就被迫辞职离开了。我本将心想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东西放错地方就是有毒有害的负资产,而放对地方就是非常有价值的好东西。
而刚好12~13年的时候,身边有个朋友,从事库存产品收购倒卖的生意,因为不熟悉产品市场行情,将别人的库存收回来变成了自己的库存,这件事情让我回想起了2004年的往事。
钱是有生命力的东西,它会自动流向最能带给他增值的地方,如果一个国家制度优良,政府清廉,人才辈出,发展健康,全世界的资金自动会流向他,直到汇率变化到他的货币的汇率与外面的其他国家的货币汇率达成一个平衡位置,而这种变化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从货币兑换本身来说这是一个零和甚至负熵的过程,但是从资源重新配置的角度来说,这个就是一个扶强汰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这个过程起了让资源重新配置的作用,也就是让钱流动到更需要它的地方去,这个精神层面的死结打开后终于让我义无反顾的走向了了外汇市场。
当时的想法有下面几点:
第一:
市场够大,想象不出来还有什么比钱的生意更大的生意,不用考虑天花板以及类似相扑手泡澡的时候的溢出效应。
第二:
市场够公平,外汇的行情是对全世界都公开的透明的,任何国家或者个人想要操控,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三:
够自由,有台电脑(甚至只要一部手机),有网络,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做。
第四:
够高效, 普通的交易能够有100倍的杠杆,而且资金成本低廉,大概1.5~3%每年,具体的要看使用何种基础货币。欧元/美元这样的最主流的货币对日均波幅大约有100~120点,差不多是把股票一年的行情在一天内走完。
其实做外汇或者二次元期权弊端很多,不过当时是无知者无畏:
第一:平台良莠不齐,很多跑路的,一但平台跑路就血本无归。
第二:有很多平台对赌或者滑点,或者延迟交易,让原本有机会盈利的单子或者能止损的单子无法成交。而且滑点的情况发生后往往投诉无门。
第三:波动率大的同时风险也同步放大,抛开前面两点不说,即使在正规的大公司里做,也往往难得善终。
据外汇训练营里面的老师介绍:
做外汇交易的行业里面比股票的80/20规则更加残酷,长期来看大约90%的人是亏损,只有10%的人能够盈利,而长期稳定盈利的人不超过1%。
请各位看官清醒的看到最后的那个数字:1%
99%的尸骨累就1%成功的王座。
一将功成百骨枯,古人诚不我欺。
一如狄更斯《双城记》里所言,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你爱他吗?那就让他做外汇吧,这里有海量财富,无尽的机会。
你爱他吗?那就让他做外汇吧,这里欲壑难填,有数不尽的坑等你跳。
2012年底,太后和我说起她想学外汇,此前我对于零和游戏持天然的否定态度,本来是想劝太后不要学的,但是觉得这样或许没有太大的说服力,毕竟宫中是一个讲感情而不是讲理智的地方。所以我提议我先学学看,如果靠谱,让她继续,如果不靠谱,就不要浪费太后睡美容觉的宝贵时间了。
2013年初,我大概看了一个月的资料和视频,就飞到北京参加了一个外汇交易的封闭式训练营,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意义非常重大,虽然训练营所教的技术从离开的那一刻就全部抛开了,但是我还是要感谢H老师,正是在训练营,接触到了系统的思维,模型的概念并认识了一位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Z.
培训营是在北京市远郊的一个宾馆里举行,我的基础是所有学员中间最差的,因为我来之前连很多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学习过程中刚好对一个“2B”的模型比较有兴趣,所以被大家冠名“2B”,而彼时的Z是所有学院中间年龄最大的,我们叫他大师兄,他又这实盘操作的经验,他对道氏点模型有感觉,所以也叫他道士。现在回想当初,的确是无知者无畏,那个“2B"的确挺符合我自己的特质的
其实培训的时候我对于外汇一途是否能走通还是持根本性地怀疑态度,之所以参加培训也不过是生意上进入了瓶颈,想出去散散心而已。培训营里面的技术没有学到,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思想却深深影响我直到今天:
多强空弱
能量优先,
主中不做单,次中找机会
这三点在后面我会专门讲到,每一个都是金玉良言。
培训结束后,Z先生和我的航班时刻差不多,我们一路吹牛聊天一直到机场,这也大体奠定了我们友谊的基础。
Z先生是一个奇人,出生于内地某原始村落的Z直到7岁还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自然不会说普通话,因为偶然的机遇才能从一个放牛娃到城里开始接触现代文明,不过天赋异禀的人总不会被埋没,他后来考上了大学,并且成为一个计算机方面的专家,现在大家所用的微软字库里面的彝族字库就是他的作品。在内地政府部门工作的他和我一样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除了本职工作,同时还自己经营自己的生意,也做股票,还做外汇,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比我还不安于现状的人,因为在内地那种封闭的环境下,他的状况与地位其实可以让他过着非常安逸的生活根本用不着折腾,但是可能是基因中间那些喜欢折腾的本能让我们机缘巧合的在北京相遇相识并成为了朋友。
培训营的时候,我对于H老师教的模型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对于他讲的总体思路还是非常认可的,那个几万块钱的培训费我还是觉得非常值得的。
或许是大脑短路,我在培训的时候对于分析的时候某些点有了一种非常强烈的直觉,我认为哪些点应该有一些规律,而且这些规律应该能够被我所用。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图片中间的那些红色的椭圆小圈标识的部分(为了真实的再现我选取了2013年3月份培训之前一段时间的图片)。 培训结束之后,我就进入了一种疯魔的状态,日夜不停的思考和学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当时那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一直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突破口,总结出这种内在的规律。 繁忙苦闷之中,我信步走到了离家不远的一家名为菩提树的素食馆,素食馆里有免费结缘的《金刚经》 我请了一本,读了金刚经之后,内心安定了很多。 在5月12日那天,也是汶川地震纪念日,同时也是13年的母亲节。我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当时我带女儿出门散步,她骑着扭扭车,我用一根弹力的遛狗绳拉着朝前走,小区门口的地上铺的是方格的地砖,微微有点颠簸,小朋友对于在这种地面开扭扭车乐此不疲。她时而朝左,时而朝右,有时候偏多了我就会稍微带回来一点,这时候犹如一道闪电在我脑海里闪过:趋势延续,能量优先,原来如此!表面上扭扭车是无序乱动,实际上是小朋友在操控它的行进方向;再观察小朋友和扭扭车是一体的左右乱跑,实际是我的行进方向决定了她们的大致方向,虽然她们99%的时候与我不一致,但是我却可以通过那根弹力狗带控制她们的行进中心。任何东西的运动都大抵如是,偏离得越多,回归的弹力就越大。 这个道理想通之后,我很快就对上面的图中间的点的内在规律做了一个总结:任何运动都会有短期趋势,也有中期趋势,更有长期趋势,这些运动的内在本质是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就有惯性,我们要做的事情时顺趋势顺动能的事情;那些点都是运行在长期趋势里面,我们要做的方向与长期趋势一致,但是与中期趋势比较是不一致的,降到低级别上又是一致的,那些地方是能量发展方向与大趋势一致的,这样很好的体现了主中不做单,次中找机会的思路! 思路有了就开始进入数据分析和历史验证的路,首先针对欧美回溯了5年的历史数据,在1:1点盈亏比的情况下,大致一年会有230多次的入场机会,成功率大约65%左右,初战告捷,后面是继续对数据进行优化,最终在90止盈,60止损的情况下,成功率能达到55%左右,筛选过后剩余的入场机会大约是一年135次左右。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又设计出日均波幅一半为间隔,金字塔式等和加仓的方法,成功率可以提升到97%以上,这个时候我开始飘飘然,决定自己B得不行,什么巴菲特,比尔盖茨,应该是指日可待! 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其疯狂 13年5月想好模型后,入金,操作,同时我也将这套系统交给了Z,当时开玩笑说,Z,我有一套价值千万美金的系统,你愿不愿意学?他说当然愿意了,我问他:你真信?他说:我真信! 后来我们回想起来,这番对话大概是我们友谊的基石。 当时Z的账号大约有10000美金,5月下旬我交给他系统后,他按照每次0.1手的单量做了一个多月,到暑假的时候他盈利大概2000多美金,Z信心倍增,我在大理旅游的时候,他全家一起到大理陪我玩了10天。 Z从大理会去之后,信心百倍地开始了他的亿万富翁养成计划,很快将仓位放大到了0.2~0.3手,不过幸运女神不再眷顾他了,在经历连续几次的失败之后,他陷入了进两步退三步的怪圈。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使用的平台跑路了,即便经历了半年多的重重申诉,也未能挽回任何损失,在平台跑路前,他的资金金已经亏损了一大截了。 在2016年头上大家心平气和的讨论当时的事情的时候,他说,即使平台不跑路,他还是有可能会爆仓,因为他从内心最深处的游移导致所有的操作没有一致性,爆仓或者缓慢的亏损致死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 而我自己,陆陆续续的入了差不多30万美元的资金,每次都是觉得自己信心满满,一定能够稳定盈利,手握屠龙刀,杀遍天下无敌手,但是资金总是一次次的如春天的残雪一样消融。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上面的图是期间做数据统计并配合自己管理做出的资金曲线图,基于每次投入5%的资金量的前提下,两年时间资金可以增长40多倍。 此时犹能回忆起2013年8月的某个夜晚,在洱海边,月光下,客栈露台,像打了鸡血一样的鼓动C菲特和我一起投入这个伟大的事业,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查理芒格附体,期待C菲特与我一起笑傲江湖。幸亏C没有头脑发热,不然被老司机带上斜路就悲催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那些理想中的状况连设想的一成都没有出现,反而亏损的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所幸公司还有足够的造血功能,允许我折腾。这中间我开始疯狂的读书,希望在疯狂的阅读中间向古圣先贤们求解,为什么自己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哪些愚蠢的错误。 阅读了大约150本书,做了海量的数据统计,貌似已经穷途末路了, 断断续续,我将自己原来的系统和模型打散重建了不下20次,每次打散重建都拿Z做第一个听众,不断的经历希望失望的死循环。 现在回头看过去,青春或许会逝去,金钱也可能会散尽,精力也慢慢的会衰竭,但是经历的财富从来不会消失,他们积存在某个地方,等待迸发的机缘。 数据统计时做了,但是数据统计有非常大的缺陷, 第一点:我们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及时数据是100%客观公正的前提下,也仅仅是历史上某段时间内针对某种特定条件的频率统计,这个是归纳法,而归纳法的天生的毛病就是这个只能对历史负责,而历史是不断演化的,绝对不会重复,不然那就不叫历史了。 第二点:针对历史做的数据统计,都是有幸存者偏差,而且心里有了某个定式之后,统计的时候潜意识里面就会去筛选对统计有利的记过而忽视对统计不理的结果。 第三点:统计使用的历史数据是静态的历史,而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动态的数据流,我们在当下很难用从死尸(历史)身上解剖得出的经验来套用在活人身上(当下). 以前我所有的思路都是先不断观察历史行情,得出某个感觉,然后设定一个假设,再以这个假设为前提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看看历史数据是否支持这个假设,如果结果不理想放弃,重复这个过程,如果初步结论是正面的,看能否通过增加限制条件或者筛选条件,对数据筛选进行优化。周而复始的重复这个过程。 但是发现基于哲学层面这样的方法是归纳法,其得出的结论不具备必然性也不具备或然性。这个冰冷的现实让我一度非常绝望。 我不想成为那只感恩节火鸡:过去一年时间里面每天打开栅栏,主人都是给我可口食物;而感恩节这一天例外,唯一的例外就要让我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个就是归纳法不靠谱的宿命。 愚钝者的好处就是不会轻易放弃,我觉得离开已经投入了超过1万个小时研究的体系,重新架构新的交易体系。 既然归纳法不靠谱,那么演绎法如何? 我坚信一定有一些从逻辑上来说具备必然性的方法可以使用。 所幸前面海量的积累还是让我很快的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其中的例子大家可以参考我写的《免费的午餐》一文。 思想的禁锢打开了之后,厚积薄发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原来做了很多看来是无用功的东西,以前的失败都能成为新的思想的养分。 最大的好处是哲学层面的醒悟让人可以提升维度,而降维攻击在《三体》里面是一种威力及其强大的武器。 一直蚂蚁在一张纸上面从一个角爬到对角最段的路径是走对角线,而提升一个维度,只要将纸折一下,它就可以一步跨越到对角,这并不是蚂蚁更努力了,而是他从二维升到三维。 在股票的投资上面,我是忠实的价值投资者;而外汇投资上面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派,付出数十万美元的代价,最总我发现,这连个其实从根本上没有任何的矛盾,他们可以和谐完美的统一。虽然外汇上损失惨重,但是股票上却有了比较好的收益。 选择投资标的时,可以用价值投资的方法,用足巴老的护城河理念。 在股票选择的时候我大体遵循一下的思考思路: 第一:最好是能够想象的有生之年都会存在(大体向后推70年),而且会生存状态比较好的公司,他们能够经受战争,经济危机,甚至朝代更替的考验。 中国的A股我能够想象出来的大体有以下几家:贵州茅台,云南白药,同仁堂。这样的公司产品成本占价格的比例很低,有定价权,有足够的品牌护城河。如果是自己以及身边很多人都喜欢的品牌更好。 第二:如果无法满足前面的条件,那么在今后10~20年的时间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大的潮流的方向(如环保,垃圾焚烧发电的深圳能源),这样的公司有发展前景 第三:公司的利润率一定要达到2位数,越高越好;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要超过GDP+CPI:这样的公司有良好的运营能力,能够让钱产生应有的价值。 第四:公司的资产负债比例最好低于50%,越低越好,这样的公司能够有很健康的现金流 第五: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应该占总利润的80%以上,这样的公司够专注,专注的公司才有长久的竞争力。 第六:入市的时候市盈率一定要低于20倍,最好是10倍以内。好的东西也要有好的价格才值得购买。 第七:如果有足够盈利的情况下,想要出场,最多出到本金,盈利部分的股票应该永远在场, 因为我们必须承认我的想象力不够好,无法预见到那些伟大的公司会成长到何种地步。 以上七点是我梳理出来的股票投资规则。这些是一些大体的思路。 但是价值投资无法告诉我们何时入市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会比较低,何时适合加仓会是何时的,何时出场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这些就是技术分析和量化投资的擅长之处。某种程度上量化投资是从不挑食的好宝宝,只要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就可以交易,他是依靠统计学的概率来获利(这个概率应该用频率密度来描述才是严谨的说法)。 过去的几年中间,我经常和身边的朋友开玩笑:做股票要赚钱很容易,要亏钱很难。 赚钱当然很容易,不过投资回报是否理想就两说了; 亏钱很难,但是硬要亏,也不是不可以。 看身边三教九流和万千股票,各种相爱相杀的狗血剧情不断在重复上演,生活远比电视剧精彩。 具体方法我在方法论(二)里面有详细描述。 纯技术流的方法,不考虑基本面操作方法。 入场点选择:首次入场点选择日线级别隔堆二次背离背离或者二次隔堆背离,首次入场单量资金总量的10%;后续如果有再次背离,每次补仓10%;多头N形成后如无背离的情况下,0周下方首次金叉再入10%。如果这样的方法去做,首次入场内一年半时间基本上能够盈利,而且持续使用着用的方法,可以保证收益率高于GDP+CPI。 这是一个典型的归纳法做出的技术方案,我无法保证以后一定能够有效,但是在A股的历史上我还没有看到过失效的案例。 这个方法可以缩小时间基本到小时或者15分钟基本去操作,但是是否能够那么高的成功率,我就未做过验证了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查看原图上图是以深成指2007年大股灾后的入场分析(首次入场式2007年8月26日,符合隔堆二次背离,后面前两次加仓是再次背离,第三次加仓是多头N成形后0周下首次金叉) 2014年在广东南山寺打佛七的时候曾结识了一位朋友,他见我晚上在电脑上看盘,以为我在操作股票,对我说:“股票不是个好东西,我都亏了一辆劳斯莱斯进去了”。 我说我在看的不是股票,是外汇。外汇不好说,但是股票我从2001年到现在(2014年7月)还没有亏过(呵呵,其实他不知道,我总共才做了4波而已,其他时间都是空仓),股票要赚钱很容易,要亏钱很难,前提条件是按照我的思路去做,也就是先选股,然后按照严格的时机入市。 其实在操作的时候时机没有要求那么严格。 佛门清净地,而且在打佛七期间,不好讨论这些事情,等佛七结束的那天晚上,我和他聊了差不多3个小时,将我的思路说了一遍,不得不说H老哥是一个很有悟性的聪明人。基本上我说一遍他就懂了。 当时我是强烈建议他入招商银行,因为招商银行的股息就超过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最惨不过是当股东收股息而已。 另外还建议他入闰土股份,闰土股份的入场与前面那些有很大的不同,年初到7月份,同行的浙江龙盛涨了30%左右,而闰土股份却跌了30%左右,很不正常,大家之所以不看好,是因为公司老板年头上跳楼了。实际上公司的经营还是非常好的,而且闰土股份的产品是染料,这样的产品特殊性决定了用户的置换成本高得超乎想象,说极端点哪怕公司高管集体跳楼,让所有的客户全部带款提货,客户基本上都得老老实实的不能不听。而且在上游原料(石油副产品)步步下跌的前提下,他们在以及30%利润率的情况下还能连续提价,公司经营状况时间上是非常之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研究下。 后面H老板轻信我的谣言,7月份开始进场,等年底的时候大概赚了50%左右。大体上赚回了一辆600. 14年底他特意来我加来看我,感慨不已,说南山寺是他的福地。15年上半年我看不懂市场行情,基本上空仓,H还是继续有做,不过好在中间两次大的下跌,都听从了我的建议,没有跌进去。 H属于胆识过人的,早年投入建设GZ马场,损失惨重;后来东山再起。 H老板没有听我的建议,投了很大一部分资金去做股票配资的生意,虽然没有直接在股市里损失,但是股票配资公司在15年股灾里损失了2000多万,这个是后话。 股票市场首先与内地的先天制度缺陷,没有有效的做空机制,所以注定了股票市场不是我的主战场,外汇市场才是。 由演绎法推生出来的方法我也列出一些思路供大家参考: 选取美元作为中间媒介:美元是世界上流通量最大的货币,所有品种与美元的兑换差价最小,这样交易成本能控制到最低。 再选取连个具有高度先关心的货币对作为目标货币对,比如英镑欧元,澳元纽元都可以。 当两个货币对与美元组成的货币对组合出现行情的差异的时候,我们由演绎法可以知道,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所白了就是削峰填谷,形成新的动态平衡是一定的事情。 我们无法预测货币的走向,但是消弭价格差异是具有确定性的事情。 比如英镑对美元涨,欧元对美元跌,当双方都出现了背离的时候,这时候两个货币对向中心回调就是具有确定性的事情,类似一个运动的平板上,两个人各栓了一根橡皮绳向相反的方向跑。不管最终平板的运动如何,但是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一定会减小,这个就是演绎法的确定性。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察下比如4月7日的镑美和欧美,及时一个顶背离,一个底背离。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做空一个做多,等量对冲坐等回归就是确定性的机会。 同样的思路也可以套用在招商银行的AH股之间,双方出现顶底背离分歧的时候,去捕捉分歧消弭的机会,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入上图所示,港股出现了招商银行的底背离,而A股出现了顶背离,这个时候如果持有A股招商银行就可以考虑换成港股的招商银行。 何谓多强空弱呢?在外汇里面,做多强势货币,做空弱势货币。看官或许会嗤之以鼻,这个道理傻子都懂,但是在实践中间未必人人都能谨记。田忌赛马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双方三匹马实力相当,那么用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下马对上马的策略,实现三局两胜制的胜利,这是一个博弈。 但是在外汇实践中间,我们用的策略与此有一些不一样,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找出最强与最弱的,让他们之间配对,然后去赌这个赌局的确定性。 而股市中间,这种方法就体现为龙头效应,比如股市牛市开端的时候,最牛的券商会率先走出凌厉的攻势,因为只要行情开始活跃,不管哪个版块涨,券商都是确定受益的对象,而券商里面的最强势的一般都是能持续时间最长也能够涨幅最大的,这个就是多强。 而市场熊市来临之前,同样的版块里面,原来表现最不好的会率先下跌。 某种程度上这个策略是推波助澜的方法,但是这个就是人性的博弈。 主中不做单,次中找机会 不要在行情突飞猛进的时候去追涨杀跌,一定要等回调的时候再择机入场。 本文第一张图,就是在下跌的主要趋势里面寻找回调的次要节奏去入场,具体如何入场,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详细讨论。 能量优先: 任何运动变化的最根本的内因是能量的变化,无论是原子还是大气或者星球,无论是人的情绪还是股票抑或是外汇,都无法逃脱宇宙运作的基本规律。 股票或者外汇上,MACD是能量的一个表征形式,我大体把他理解为汽车的油门和刹车,0轴之上是油门,0轴之下是刹车。 汽车之所以能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油门与刹车控制的,而不是地形(外部原因)。 当油门不停的加深,速度反而越来越低就是反常,这个就是背离;同理当刹车不停的踩下去,速度反而越来越快,这个也是背离。 无背离,不反转。这个缠论的观点我是完全赞同的。 理论上任何行情的改变,一定是基于某个级别的背离。 但是背离不一定会反转,这两者是有关联,但不是必然的关系。 所以我在方法论里面用了一个归纳法,我不行弄出一堆无法明确识别的所谓背驰出来,我就定义为隔堆二次背离或者二次隔堆背离是一个信号点。 如果你要问我理由,故弄玄虚的做法是告诉你,老祖宗告诉我们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实际情况是我也无法告诉你为什么是隔堆二次背离或二次隔堆背离,但是我知道这个规律很好使,有挺高的胜率。无论是在股市抑或是在外汇市场里面。 趋势是延续的:任何运动的东西都有能量,E=MC2,从这个公式大家可以反推有能量有速度的一定有质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任何一个交易的品种是具有质量的,有质量的物体运动就一定有惯性。惯性的存在自然推导出来趋势是延续的结论,如果外力干涉,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在交易中间,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我们秉承趋势是会延续的倾向。 学习包括缠论等很多交易理论感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所有的那些理论听起来都非常好,但是很模糊,没有清晰明确的点状机会,所以我愤懑的宣布:一切不具备识别度的交易理论体系都是耍流氓,流氓邨就是波浪理论,千人千浪。 我思考交易系统的时候就一定要找到可以破除这种忽悠的切入点,哪怕是一个失败的系统都不要紧,但是这个系统一定要具有鲜明的识别度。 没有识别度,所谓的成功率,盈亏比,频率,全部都是镜花水月。如果你无法从人群中找到Mr.R,请问你如何去继续谈朋友? 识别度就是让你去浦东国际机场找一个人:男性,黄种人,30来岁,身高226厘米,穿红色西装,拄着一根拐杖。 大概大家听到这些消息,哪怕是色盲也能准确的从人群里面找到这个人:姚明。 上面列出了的6个信息就是识别度信息,综合起来就是鲜明的,排他的,唯一的。 唯一的排他的,独特的识别度信号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上图中1,2,3,4,5总共5个信号点,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是2013年5月份我自己第一个模型选择的特定信号点。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当MA均线21,55,350依次成多头(或者空头排列)是,第一根依次穿越21,55均线后的K线的极值点是信号点,我把这个信号点叫做2155模型点,这样的点的确认不需要特殊的技能,只要有基础知识的人,每一个都能够清晰无差别的辨认出来的。 有了辨识度之后我们再来讨论其他的情形。 我们从矿山里面选出了矿石,大师矿石是是石头和黄金混杂在一起的,我们还需要炼金才能把黄金从矿石里面取出来为我们所用。 后面自然就涉及到大家熟知的成功率,盈亏比,频率。 但是往往有一个方面是为大家所忽视的,就是均匀度,也就是机会分布是否足够的离散。 形象点的比喻是炒一盘韭菜炒鸡蛋,四个鸡蛋,三两韭菜放一小勺盐应该是刚刚好,但是非常不凑巧,这一小勺盐放进去被一团韭菜包住了,最后出锅,包了盐的那一团是咸死人不赔命,其余的部分是寡淡无味,火候,刀工,比例,油盐放的时机各个方面都完美无瑕,但是最后这道菜还是没法下口。体现在交易里面就是失效的集中度,也就是连续失败的情况,资金曲线图表现为大幅的回撤。 一般情况为了均衡破产风险和资金利用效率,我们对于资金都会做出一定的配置比例,既要保证足够的安全系数,也要有足够的效率。 这样的考虑天然的都是认为数据的分布是遵循正态分布,但实际是否是正态分布,尤为可知。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交易中间吃的最大的亏就是被这样的所谓佮正态分布或者概率坑的。如果所谓的概率是真正的概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概率是频率而已),那么13年黄金暴跌,以及瑞郎事件还有俄罗斯国债违约导致LTCM破产等事情,都是万年一遇的。(让我们想起了天朝很多桥梁水坝设计号称xxx年一遇的标准) 实际情况呢? 这个不是统计学的错,只是我们错把频率当概率,自然要出问题,假设的前提有问题。 熟悉傅里叶变换以及贝叶斯公式的人自然可以知道先验概率后续条件对概率的影响。 投资是60%的心态,30%的资金管理,10%的技术。 投资是60%的心态,30%的资金管理,10%的技术。 投资是60%的心态,30%的资金管理,10%的技术。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哪怕有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对于能否在投资一途取得成功只占不超过10%的作用。 一把屠龙刀放在一个三岁小孩的手里,第一是举不动,第二是即使举动了砍伤自己和伤害到身边亲人朋友的概率是屠龙的亿万倍。 刚考出驾照的脑残粉女生,给她一辆兰博基尼,看到前面鹿晗开着敞篷跑车,估计钻到大货车底下的概率也是杠杠的。 技术就是那边屠龙刀,技术就是那辆兰博基尼。 没有良好的心态以及合理的资金管理,手握好技术,一如吕布,本事越高,死得越惨。 以前曾痴迷于失败后加仓的赌徒式加仓方法,最夸张的设计过11次加仓模型: 手头有1万元,赌大小,从2元开始,若失败则加倍,任意一次成功都恢复2元的筹码。 理论上可以经历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 2048,总计11次失败还能保证后续正常翻倍下注。 从吸引力法则的角度,这样的心理注定是失败无疑,因为这样的关注重点是失败的那部分,想方设法要避免损失,或者从失败里面填坑爬上了。 正信的方法应该是关注成功的部分,正向激励。 无论是使用何种交易体系,归纳法也好,演绎法也好,大体上都是一个正期望值的系统才可能有人去做,如果是一个负期望值的交易系统,我相信除非是做慈善,不然是不会有人去做。 剔除之前 成功率58.60% 成功次数92 失败次数65 止盈90 止损60 无复利盈利点1620 剔除之后 成功率67.69% 成功次数44 失败次数21 止盈90 止损60 无复利盈利点2700 上图是一个针对欧元/美元的模型的优化结果,在优化过的结果里面呈现给我们的是2014年总数65次机会,入场后设置固定止盈止损,止损60点,止盈90点,您有什么想法在这个基础上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呢? 以前的我痴迷的是将失败的坑填平。 方案A:每次失败后将下一次入场的单量翻倍,再失败,再翻倍一直到盈利为止,这样做的风险就是如果连续失败N,将以2的N次方累积系统风险。 方案B: 基于盈亏比是90:60,所以每次失效后都将下一次入场的单量调整到正常值得1.67倍,如果成功了那么可以填平失效挖的坑,这样下来一年下来无复利的盈利点数由2700点变成44*90=3960点。貌似比原始方案接近50%投资收益的提升,但是这样做的风险就是如果连续几次失败还是压力挺大的。所幸,这里的成功率有67.69%,只要初始单量不太大,属于可以考虑的方案。 还有没有其他的更稳妥的方案呢? 任何事物都有反身性,既然针对失效的部分风险累积极大,我们可以否在正向强化我们的投资,因为我们前面的方案是吧努力方向放在占总数32.31%那个少数部分:没有办法,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痛恨损失。人类面对损失的时候总是呈现风险偏好,而面对收获时呈现保守偏好,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亏损的时候大家不愿割肉,而赚钱的时候有点利润就跑得飞快。 我们尝试将逐一里放在占总数67.69%的成功那一块: 方案C:如果成功,将下一单的单量提升到原来的2倍,连续两单成功后恢复正常单量,如果失败后,保持正常单量不变。 这样的方法,整体的收益将变为4970点。 我一向是天马行空的个性,絮絮叨叨离题万里估计是一种常态,加之暑期需要和孩子们一起去新西兰游学,陆陆续续在准备一些资料。这些文字是零零散散的写上去,估计错别字也挺多的,各位就多多包含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所有的付出都不会凭空消散,因为我笃信能量守恒这一定理,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最终会有一天以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给我们,这个就是时间的礼物。 这个行当里面有着全世界最聪明的那帮人:索罗斯,詹姆斯.西蒙斯,保罗·都铎·琼斯~~~~都在这个行当里,还有常青藤毕业的最顶尖的那波人也也在里面,成功者寥若晨星,凭什么你能在这里立足生存并大展拳脚? 如果说2013年年头上的我是无知者无畏,那么现在的我能够给出清晰的答案: 笃信真理,知行合一! 什么是真理?已知是有限的,而未知是无限的。首先谦卑的承认我永远也无法全然的了解一切的本质,保持对于市场以及宇宙规律的敬畏,敬天爱人,这样的话就不会狂妄的想要人定胜天,超越宇宙的规律,相反,我会臣服于那些简洁而普适的公理,并且身体力行,让愚钝的自己不断的强化这种信念。 这种真理不单单是关于外汇,或者股票,更多的应该是来自于我么对于自身的思考以及行为的模式与规律。 绝大部分的技术流或者价值投资这都把精力放在对投资标的的研究上,很少有人来研究人作为投资者本身的行为与心理。 我们每一个参与者的布朗运动最终合成了交易趋势的洪流。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万个交易者有一万个交易理由,我们无法穷尽。 不用劳心费力去寻找圣杯,命运线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握紧拳头,命运就是自己掌握的。 任何一种看似最简单粗糙的投资方法,在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都能做出不错的成绩。 人作为一种进化不完全的生物,任何行为都有潜藏在基因里面的某些不完美,那些不完美会造成很多偏差: 我们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的,我们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时候是保守偏好的。 人的注意力是有带宽的,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琐碎事情上,注定了我们分配给重要的事情上的带宽就被压缩到一个不合理的程度上。 人的自控力是一个有限量的,如果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抵抗选择与诱惑,在面临需要抉择的关口就会做出很多事后看来无比低级愚蠢的错误。 以上的内容来自《自控力》《信号与噪声》《稀缺》《与天为敌》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人的规律,就总是会陷入 寻找圣杯-主观做单-亏损-新一轮的尝试 这样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我们无法保持执行力与一致性呢? 第一点: 注意力是有限带宽的。 注意力一如我们的网络宽度,无论我们同时开启多少个下载任务,总的下载带宽只有那么多,这里快了,那里就慢了,同时下载的任务越多,每个任务的平均下载速度就越慢。我们每天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淘宝,微信,QQ,追剧,盯盘看太多的行情,总想抓住每一个细微的机会,我们注意力的带宽都被很多琐碎的,但是与真正需要注意的交易信号无关的事情占驻了占据了。 第二点:自制力是有限制资源 我们往往是系统真正有信号的时候要么错过了,要么是有了信号那个时候我们的自控力已经被过量消耗了,无法再那个当下按照理智与逻辑做出合适的判断。 为什么乔布斯,扎克伯格,雷军,巴菲特永远是那身打扮?因为他们想让生活变简单,他们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无谓的选择上面,即便睿智聪慧强大如他们也要努力的节约一切自控力资源,用在哪些能够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上面。 第三点:人的基因是有损失规避本能的。 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擅自更改原来的止损设定,死扛不愿意认输, 而在收益的时候又被保守偏好阻碍,无法做到让利润奔跑,稍有盈利就跑路了。 以量化的角度来说2.25倍的收获快乐才能与一个单位的失去痛苦抵消。 这样自然就会周而复始就陷入了大亏小盈的恶性循环。 简而美,保持赤子之心,尽量减少选择的次数,将有限的精力与注意力与自制力,留在最重要的时刻。 慢慢明白了这些之后我开始离开手机,离开电脑,跑步,玩耍,冥想,打坐,站桩,独处,练太极,放空。 将90%的时间用来做10%的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情,让一切如其所是,自然水到渠成。 写下上面的文字之前,我曾将一些自认为是干货的胡言乱语先发布在雪球上面,从《金刚经》上受到启发的我相信:法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幻想这额东西能够给我带来不可思议的福德。 不过故事总是比较收欢迎一点,而枯燥无聊的数字分析就远没有那么受欢迎,秉承2B的个性,就狗尾续貂的将那些内容一并搬过来 (太后朱笔御批:小李子,你这两个都是狗尾巴草!!!) 万一有哪位看官鬼迷心窍,听信谗言,按照我的建议去做了;而我狗屎运好,那些异想天开的胡言乱语蒙正了,我就多了一笔垂垂老矣的时候的吹牛资本:想当年,老夫曾准确预测过美国股市和美元的长期衰落,亿万富翁XXX当年就是听了我的建议开始他的富一代生涯的。 各种YYing! 好在都是洒家自己的劣作,倒也不存在抄袭的嫌疑。 一生两次的机会--凛冬将至之美股与美元篇。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从上面的三张图,大致可以看出美元一个兴衰的周期大约是14~16年,上涨7~9年,下跌周期也基本在7年左右。上一次美元见底是2008年3月17日的70.69,至今的最高点是2015年12月3日的100.51点,期间经历的时间是7年零8个月,与历史的大致周期基本吻合。如果兴衰大周期基本不变的话,见顶到现在又过去了半年,按照历史上涨周期最长的9年推测,顶多美元再坚挺1年有可能从半年前就已经开始步入长达7年左右的漫漫熊途。‘ 聊完了美元,开始说美股了。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美股以SPX500为代表,我们比较熟悉的是近20年有2次大的调整,一次是2000年3月到2002年9月的科技股泡沫破裂,历史32个月大约调整了8000个基点;另外一次是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的次贷危机,历时18个月大约调整了9000个基点。 而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面,标普已经有两次回调,幅度都在2700个基点左右 或许上图是月线图大家看的不够清晰,切换到日线级别大家看看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日线级别经过盘整背离后又走出了隔堆背离的形态,而且是冲击最高点不成后被打压下来的。美国的经济大体上经过7~9年也要进行一次调整,从时间的角度,从技术的角度,从实际美国股市的走势来看,这一波调整都已经启动了,而现在是处在相对顶部的时候。 人的一生按照统计的数据寿命平均在76岁左右,35岁之前经验,资金,心性等受限,基本上很难以参与大的投资(按照查理芒格先生的说法要到40岁才行),最后还有几年可能有点糊涂的,有资金,有经验,又有足够的心性驾驭时间满打满算40年,而以美国的经济大周期来考虑,大体我们能够经历两轮大循环。 一轮大牛市能够让标普上涨大约8000~14000个基点,而一轮大的回调能够下跌8000个基点左右,即便是小的回调(2015年5月~2016年5月就有2次),也有2700点左右。如果是投资SPX500的二元期权,有足够好的耐心,掐头去尾打个5折,一个大的循环有8000~12000点的收益,也就是实际入场资金的80~120倍。 人的一生大约能经历2次这样的大周期,只要抓住中间一波行情,就足以。 或许有心的读者会问,SPX500和美元指数有毛线关系啊? 仔细观察下,2007~2008年美股的调整低点与美元的谷底前后相差不超过一年,如果在那个时候开始持有美元资产如投资SPX500的多头,那么就可以享受美股上涨和美元升值的双重好处,这期间美元大约升值了3000个基点。而这一波美元的跌势刚好可以和美股的调整重合,等于我们做空美股,放空美元。 如果说未来几年内确定性最高的事情,有以下几点:美股的回调,美元的贬值,黄金等贵金属的升水(其实还是钞票印多了)以及由此带来的黄金生产商的利好。 美股及美元的凛冬将至,在冰与火之歌中拭目以待。
图片中间的那些红色的椭圆小圈标识的部分(为了真实的再现我选取了2013年3月份培训之前一段时间的图片)。 培训结束之后,我就进入了一种疯魔的状态,日夜不停的思考和学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当时那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一直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突破口,总结出这种内在的规律。 繁忙苦闷之中,我信步走到了离家不远的一家名为菩提树的素食馆,素食馆里有免费结缘的《金刚经》 我请了一本,读了金刚经之后,内心安定了很多。 在5月12日那天,也是汶川地震纪念日,同时也是13年的母亲节。我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当时我带女儿出门散步,她骑着扭扭车,我用一根弹力的遛狗绳拉着朝前走,小区门口的地上铺的是方格的地砖,微微有点颠簸,小朋友对于在这种地面开扭扭车乐此不疲。她时而朝左,时而朝右,有时候偏多了我就会稍微带回来一点,这时候犹如一道闪电在我脑海里闪过:趋势延续,能量优先,原来如此!表面上扭扭车是无序乱动,实际上是小朋友在操控它的行进方向;再观察小朋友和扭扭车是一体的左右乱跑,实际是我的行进方向决定了她们的大致方向,虽然她们99%的时候与我不一致,但是我却可以通过那根弹力狗带控制她们的行进中心。任何东西的运动都大抵如是,偏离得越多,回归的弹力就越大。 这个道理想通之后,我很快就对上面的图中间的点的内在规律做了一个总结:任何运动都会有短期趋势,也有中期趋势,更有长期趋势,这些运动的内在本质是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就有惯性,我们要做的事情时顺趋势顺动能的事情;那些点都是运行在长期趋势里面,我们要做的方向与长期趋势一致,但是与中期趋势比较是不一致的,降到低级别上又是一致的,那些地方是能量发展方向与大趋势一致的,这样很好的体现了主中不做单,次中找机会的思路! 思路有了就开始进入数据分析和历史验证的路,首先针对欧美回溯了5年的历史数据,在1:1点盈亏比的情况下,大致一年会有230多次的入场机会,成功率大约65%左右,初战告捷,后面是继续对数据进行优化,最终在90止盈,60止损的情况下,成功率能达到55%左右,筛选过后剩余的入场机会大约是一年135次左右。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又设计出日均波幅一半为间隔,金字塔式等和加仓的方法,成功率可以提升到97%以上,这个时候我开始飘飘然,决定自己B得不行,什么巴菲特,比尔盖茨,应该是指日可待! 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其疯狂 13年5月想好模型后,入金,操作,同时我也将这套系统交给了Z,当时开玩笑说,Z,我有一套价值千万美金的系统,你愿不愿意学?他说当然愿意了,我问他:你真信?他说:我真信! 后来我们回想起来,这番对话大概是我们友谊的基石。 当时Z的账号大约有10000美金,5月下旬我交给他系统后,他按照每次0.1手的单量做了一个多月,到暑假的时候他盈利大概2000多美金,Z信心倍增,我在大理旅游的时候,他全家一起到大理陪我玩了10天。 Z从大理会去之后,信心百倍地开始了他的亿万富翁养成计划,很快将仓位放大到了0.2~0.3手,不过幸运女神不再眷顾他了,在经历连续几次的失败之后,他陷入了进两步退三步的怪圈。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使用的平台跑路了,即便经历了半年多的重重申诉,也未能挽回任何损失,在平台跑路前,他的资金金已经亏损了一大截了。 在2016年头上大家心平气和的讨论当时的事情的时候,他说,即使平台不跑路,他还是有可能会爆仓,因为他从内心最深处的游移导致所有的操作没有一致性,爆仓或者缓慢的亏损致死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 而我自己,陆陆续续的入了差不多30万美元的资金,每次都是觉得自己信心满满,一定能够稳定盈利,手握屠龙刀,杀遍天下无敌手,但是资金总是一次次的如春天的残雪一样消融。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上面的图是期间做数据统计并配合自己管理做出的资金曲线图,基于每次投入5%的资金量的前提下,两年时间资金可以增长40多倍。 此时犹能回忆起2013年8月的某个夜晚,在洱海边,月光下,客栈露台,像打了鸡血一样的鼓动C菲特和我一起投入这个伟大的事业,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查理芒格附体,期待C菲特与我一起笑傲江湖。幸亏C没有头脑发热,不然被老司机带上斜路就悲催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那些理想中的状况连设想的一成都没有出现,反而亏损的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所幸公司还有足够的造血功能,允许我折腾。这中间我开始疯狂的读书,希望在疯狂的阅读中间向古圣先贤们求解,为什么自己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哪些愚蠢的错误。 阅读了大约150本书,做了海量的数据统计,貌似已经穷途末路了, 断断续续,我将自己原来的系统和模型打散重建了不下20次,每次打散重建都拿Z做第一个听众,不断的经历希望失望的死循环。 现在回头看过去,青春或许会逝去,金钱也可能会散尽,精力也慢慢的会衰竭,但是经历的财富从来不会消失,他们积存在某个地方,等待迸发的机缘。 数据统计时做了,但是数据统计有非常大的缺陷, 第一点:我们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及时数据是100%客观公正的前提下,也仅仅是历史上某段时间内针对某种特定条件的频率统计,这个是归纳法,而归纳法的天生的毛病就是这个只能对历史负责,而历史是不断演化的,绝对不会重复,不然那就不叫历史了。 第二点:针对历史做的数据统计,都是有幸存者偏差,而且心里有了某个定式之后,统计的时候潜意识里面就会去筛选对统计有利的记过而忽视对统计不理的结果。 第三点:统计使用的历史数据是静态的历史,而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动态的数据流,我们在当下很难用从死尸(历史)身上解剖得出的经验来套用在活人身上(当下). 以前我所有的思路都是先不断观察历史行情,得出某个感觉,然后设定一个假设,再以这个假设为前提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看看历史数据是否支持这个假设,如果结果不理想放弃,重复这个过程,如果初步结论是正面的,看能否通过增加限制条件或者筛选条件,对数据筛选进行优化。周而复始的重复这个过程。 但是发现基于哲学层面这样的方法是归纳法,其得出的结论不具备必然性也不具备或然性。这个冰冷的现实让我一度非常绝望。 我不想成为那只感恩节火鸡:过去一年时间里面每天打开栅栏,主人都是给我可口食物;而感恩节这一天例外,唯一的例外就要让我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个就是归纳法不靠谱的宿命。 愚钝者的好处就是不会轻易放弃,我觉得离开已经投入了超过1万个小时研究的体系,重新架构新的交易体系。 既然归纳法不靠谱,那么演绎法如何? 我坚信一定有一些从逻辑上来说具备必然性的方法可以使用。 所幸前面海量的积累还是让我很快的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其中的例子大家可以参考我写的《免费的午餐》一文。 思想的禁锢打开了之后,厚积薄发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原来做了很多看来是无用功的东西,以前的失败都能成为新的思想的养分。 最大的好处是哲学层面的醒悟让人可以提升维度,而降维攻击在《三体》里面是一种威力及其强大的武器。 一直蚂蚁在一张纸上面从一个角爬到对角最段的路径是走对角线,而提升一个维度,只要将纸折一下,它就可以一步跨越到对角,这并不是蚂蚁更努力了,而是他从二维升到三维。 在股票的投资上面,我是忠实的价值投资者;而外汇投资上面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派,付出数十万美元的代价,最总我发现,这连个其实从根本上没有任何的矛盾,他们可以和谐完美的统一。虽然外汇上损失惨重,但是股票上却有了比较好的收益。 选择投资标的时,可以用价值投资的方法,用足巴老的护城河理念。 在股票选择的时候我大体遵循一下的思考思路: 第一:最好是能够想象的有生之年都会存在(大体向后推70年),而且会生存状态比较好的公司,他们能够经受战争,经济危机,甚至朝代更替的考验。 中国的A股我能够想象出来的大体有以下几家:贵州茅台,云南白药,同仁堂。这样的公司产品成本占价格的比例很低,有定价权,有足够的品牌护城河。如果是自己以及身边很多人都喜欢的品牌更好。 第二:如果无法满足前面的条件,那么在今后10~20年的时间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大的潮流的方向(如环保,垃圾焚烧发电的深圳能源),这样的公司有发展前景 第三:公司的利润率一定要达到2位数,越高越好;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要超过GDP+CPI:这样的公司有良好的运营能力,能够让钱产生应有的价值。 第四:公司的资产负债比例最好低于50%,越低越好,这样的公司能够有很健康的现金流 第五: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应该占总利润的80%以上,这样的公司够专注,专注的公司才有长久的竞争力。 第六:入市的时候市盈率一定要低于20倍,最好是10倍以内。好的东西也要有好的价格才值得购买。 第七:如果有足够盈利的情况下,想要出场,最多出到本金,盈利部分的股票应该永远在场, 因为我们必须承认我的想象力不够好,无法预见到那些伟大的公司会成长到何种地步。 以上七点是我梳理出来的股票投资规则。这些是一些大体的思路。 但是价值投资无法告诉我们何时入市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会比较低,何时适合加仓会是何时的,何时出场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这些就是技术分析和量化投资的擅长之处。某种程度上量化投资是从不挑食的好宝宝,只要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就可以交易,他是依靠统计学的概率来获利(这个概率应该用频率密度来描述才是严谨的说法)。 过去的几年中间,我经常和身边的朋友开玩笑:做股票要赚钱很容易,要亏钱很难。 赚钱当然很容易,不过投资回报是否理想就两说了; 亏钱很难,但是硬要亏,也不是不可以。 看身边三教九流和万千股票,各种相爱相杀的狗血剧情不断在重复上演,生活远比电视剧精彩。 具体方法我在方法论(二)里面有详细描述。 纯技术流的方法,不考虑基本面操作方法。 入场点选择:首次入场点选择日线级别隔堆二次背离背离或者二次隔堆背离,首次入场单量资金总量的10%;后续如果有再次背离,每次补仓10%;多头N形成后如无背离的情况下,0周下方首次金叉再入10%。如果这样的方法去做,首次入场内一年半时间基本上能够盈利,而且持续使用着用的方法,可以保证收益率高于GDP+CPI。 这是一个典型的归纳法做出的技术方案,我无法保证以后一定能够有效,但是在A股的历史上我还没有看到过失效的案例。 这个方法可以缩小时间基本到小时或者15分钟基本去操作,但是是否能够那么高的成功率,我就未做过验证了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查看原图上图是以深成指2007年大股灾后的入场分析(首次入场式2007年8月26日,符合隔堆二次背离,后面前两次加仓是再次背离,第三次加仓是多头N成形后0周下首次金叉) 2014年在广东南山寺打佛七的时候曾结识了一位朋友,他见我晚上在电脑上看盘,以为我在操作股票,对我说:“股票不是个好东西,我都亏了一辆劳斯莱斯进去了”。 我说我在看的不是股票,是外汇。外汇不好说,但是股票我从2001年到现在(2014年7月)还没有亏过(呵呵,其实他不知道,我总共才做了4波而已,其他时间都是空仓),股票要赚钱很容易,要亏钱很难,前提条件是按照我的思路去做,也就是先选股,然后按照严格的时机入市。 其实在操作的时候时机没有要求那么严格。 佛门清净地,而且在打佛七期间,不好讨论这些事情,等佛七结束的那天晚上,我和他聊了差不多3个小时,将我的思路说了一遍,不得不说H老哥是一个很有悟性的聪明人。基本上我说一遍他就懂了。 当时我是强烈建议他入招商银行,因为招商银行的股息就超过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最惨不过是当股东收股息而已。 另外还建议他入闰土股份,闰土股份的入场与前面那些有很大的不同,年初到7月份,同行的浙江龙盛涨了30%左右,而闰土股份却跌了30%左右,很不正常,大家之所以不看好,是因为公司老板年头上跳楼了。实际上公司的经营还是非常好的,而且闰土股份的产品是染料,这样的产品特殊性决定了用户的置换成本高得超乎想象,说极端点哪怕公司高管集体跳楼,让所有的客户全部带款提货,客户基本上都得老老实实的不能不听。而且在上游原料(石油副产品)步步下跌的前提下,他们在以及30%利润率的情况下还能连续提价,公司经营状况时间上是非常之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研究下。 后面H老板轻信我的谣言,7月份开始进场,等年底的时候大概赚了50%左右。大体上赚回了一辆600. 14年底他特意来我加来看我,感慨不已,说南山寺是他的福地。15年上半年我看不懂市场行情,基本上空仓,H还是继续有做,不过好在中间两次大的下跌,都听从了我的建议,没有跌进去。 H属于胆识过人的,早年投入建设GZ马场,损失惨重;后来东山再起。 H老板没有听我的建议,投了很大一部分资金去做股票配资的生意,虽然没有直接在股市里损失,但是股票配资公司在15年股灾里损失了2000多万,这个是后话。 股票市场首先与内地的先天制度缺陷,没有有效的做空机制,所以注定了股票市场不是我的主战场,外汇市场才是。 由演绎法推生出来的方法我也列出一些思路供大家参考: 选取美元作为中间媒介:美元是世界上流通量最大的货币,所有品种与美元的兑换差价最小,这样交易成本能控制到最低。 再选取连个具有高度先关心的货币对作为目标货币对,比如英镑欧元,澳元纽元都可以。 当两个货币对与美元组成的货币对组合出现行情的差异的时候,我们由演绎法可以知道,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所白了就是削峰填谷,形成新的动态平衡是一定的事情。 我们无法预测货币的走向,但是消弭价格差异是具有确定性的事情。 比如英镑对美元涨,欧元对美元跌,当双方都出现了背离的时候,这时候两个货币对向中心回调就是具有确定性的事情,类似一个运动的平板上,两个人各栓了一根橡皮绳向相反的方向跑。不管最终平板的运动如何,但是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一定会减小,这个就是演绎法的确定性。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察下比如4月7日的镑美和欧美,及时一个顶背离,一个底背离。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做空一个做多,等量对冲坐等回归就是确定性的机会。 同样的思路也可以套用在招商银行的AH股之间,双方出现顶底背离分歧的时候,去捕捉分歧消弭的机会,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入上图所示,港股出现了招商银行的底背离,而A股出现了顶背离,这个时候如果持有A股招商银行就可以考虑换成港股的招商银行。 何谓多强空弱呢?在外汇里面,做多强势货币,做空弱势货币。看官或许会嗤之以鼻,这个道理傻子都懂,但是在实践中间未必人人都能谨记。田忌赛马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双方三匹马实力相当,那么用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下马对上马的策略,实现三局两胜制的胜利,这是一个博弈。 但是在外汇实践中间,我们用的策略与此有一些不一样,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找出最强与最弱的,让他们之间配对,然后去赌这个赌局的确定性。 而股市中间,这种方法就体现为龙头效应,比如股市牛市开端的时候,最牛的券商会率先走出凌厉的攻势,因为只要行情开始活跃,不管哪个版块涨,券商都是确定受益的对象,而券商里面的最强势的一般都是能持续时间最长也能够涨幅最大的,这个就是多强。 而市场熊市来临之前,同样的版块里面,原来表现最不好的会率先下跌。 某种程度上这个策略是推波助澜的方法,但是这个就是人性的博弈。 主中不做单,次中找机会 不要在行情突飞猛进的时候去追涨杀跌,一定要等回调的时候再择机入场。 本文第一张图,就是在下跌的主要趋势里面寻找回调的次要节奏去入场,具体如何入场,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详细讨论。 能量优先: 任何运动变化的最根本的内因是能量的变化,无论是原子还是大气或者星球,无论是人的情绪还是股票抑或是外汇,都无法逃脱宇宙运作的基本规律。 股票或者外汇上,MACD是能量的一个表征形式,我大体把他理解为汽车的油门和刹车,0轴之上是油门,0轴之下是刹车。 汽车之所以能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油门与刹车控制的,而不是地形(外部原因)。 当油门不停的加深,速度反而越来越低就是反常,这个就是背离;同理当刹车不停的踩下去,速度反而越来越快,这个也是背离。 无背离,不反转。这个缠论的观点我是完全赞同的。 理论上任何行情的改变,一定是基于某个级别的背离。 但是背离不一定会反转,这两者是有关联,但不是必然的关系。 所以我在方法论里面用了一个归纳法,我不行弄出一堆无法明确识别的所谓背驰出来,我就定义为隔堆二次背离或者二次隔堆背离是一个信号点。 如果你要问我理由,故弄玄虚的做法是告诉你,老祖宗告诉我们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实际情况是我也无法告诉你为什么是隔堆二次背离或二次隔堆背离,但是我知道这个规律很好使,有挺高的胜率。无论是在股市抑或是在外汇市场里面。 趋势是延续的:任何运动的东西都有能量,E=MC2,从这个公式大家可以反推有能量有速度的一定有质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任何一个交易的品种是具有质量的,有质量的物体运动就一定有惯性。惯性的存在自然推导出来趋势是延续的结论,如果外力干涉,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在交易中间,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我们秉承趋势是会延续的倾向。 学习包括缠论等很多交易理论感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所有的那些理论听起来都非常好,但是很模糊,没有清晰明确的点状机会,所以我愤懑的宣布:一切不具备识别度的交易理论体系都是耍流氓,流氓邨就是波浪理论,千人千浪。 我思考交易系统的时候就一定要找到可以破除这种忽悠的切入点,哪怕是一个失败的系统都不要紧,但是这个系统一定要具有鲜明的识别度。 没有识别度,所谓的成功率,盈亏比,频率,全部都是镜花水月。如果你无法从人群中找到Mr.R,请问你如何去继续谈朋友? 识别度就是让你去浦东国际机场找一个人:男性,黄种人,30来岁,身高226厘米,穿红色西装,拄着一根拐杖。 大概大家听到这些消息,哪怕是色盲也能准确的从人群里面找到这个人:姚明。 上面列出了的6个信息就是识别度信息,综合起来就是鲜明的,排他的,唯一的。 唯一的排他的,独特的识别度信号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上图中1,2,3,4,5总共5个信号点,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是2013年5月份我自己第一个模型选择的特定信号点。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当MA均线21,55,350依次成多头(或者空头排列)是,第一根依次穿越21,55均线后的K线的极值点是信号点,我把这个信号点叫做2155模型点,这样的点的确认不需要特殊的技能,只要有基础知识的人,每一个都能够清晰无差别的辨认出来的。 有了辨识度之后我们再来讨论其他的情形。 我们从矿山里面选出了矿石,大师矿石是是石头和黄金混杂在一起的,我们还需要炼金才能把黄金从矿石里面取出来为我们所用。 后面自然就涉及到大家熟知的成功率,盈亏比,频率。 但是往往有一个方面是为大家所忽视的,就是均匀度,也就是机会分布是否足够的离散。 形象点的比喻是炒一盘韭菜炒鸡蛋,四个鸡蛋,三两韭菜放一小勺盐应该是刚刚好,但是非常不凑巧,这一小勺盐放进去被一团韭菜包住了,最后出锅,包了盐的那一团是咸死人不赔命,其余的部分是寡淡无味,火候,刀工,比例,油盐放的时机各个方面都完美无瑕,但是最后这道菜还是没法下口。体现在交易里面就是失效的集中度,也就是连续失败的情况,资金曲线图表现为大幅的回撤。 一般情况为了均衡破产风险和资金利用效率,我们对于资金都会做出一定的配置比例,既要保证足够的安全系数,也要有足够的效率。 这样的考虑天然的都是认为数据的分布是遵循正态分布,但实际是否是正态分布,尤为可知。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交易中间吃的最大的亏就是被这样的所谓佮正态分布或者概率坑的。如果所谓的概率是真正的概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概率是频率而已),那么13年黄金暴跌,以及瑞郎事件还有俄罗斯国债违约导致LTCM破产等事情,都是万年一遇的。(让我们想起了天朝很多桥梁水坝设计号称xxx年一遇的标准) 实际情况呢? 这个不是统计学的错,只是我们错把频率当概率,自然要出问题,假设的前提有问题。 熟悉傅里叶变换以及贝叶斯公式的人自然可以知道先验概率后续条件对概率的影响。 投资是60%的心态,30%的资金管理,10%的技术。 投资是60%的心态,30%的资金管理,10%的技术。 投资是60%的心态,30%的资金管理,10%的技术。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哪怕有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对于能否在投资一途取得成功只占不超过10%的作用。 一把屠龙刀放在一个三岁小孩的手里,第一是举不动,第二是即使举动了砍伤自己和伤害到身边亲人朋友的概率是屠龙的亿万倍。 刚考出驾照的脑残粉女生,给她一辆兰博基尼,看到前面鹿晗开着敞篷跑车,估计钻到大货车底下的概率也是杠杠的。 技术就是那边屠龙刀,技术就是那辆兰博基尼。 没有良好的心态以及合理的资金管理,手握好技术,一如吕布,本事越高,死得越惨。 以前曾痴迷于失败后加仓的赌徒式加仓方法,最夸张的设计过11次加仓模型: 手头有1万元,赌大小,从2元开始,若失败则加倍,任意一次成功都恢复2元的筹码。 理论上可以经历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 2048,总计11次失败还能保证后续正常翻倍下注。 从吸引力法则的角度,这样的心理注定是失败无疑,因为这样的关注重点是失败的那部分,想方设法要避免损失,或者从失败里面填坑爬上了。 正信的方法应该是关注成功的部分,正向激励。 无论是使用何种交易体系,归纳法也好,演绎法也好,大体上都是一个正期望值的系统才可能有人去做,如果是一个负期望值的交易系统,我相信除非是做慈善,不然是不会有人去做。 剔除之前 成功率58.60% 成功次数92 失败次数65 止盈90 止损60 无复利盈利点1620 剔除之后 成功率67.69% 成功次数44 失败次数21 止盈90 止损60 无复利盈利点2700 上图是一个针对欧元/美元的模型的优化结果,在优化过的结果里面呈现给我们的是2014年总数65次机会,入场后设置固定止盈止损,止损60点,止盈90点,您有什么想法在这个基础上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呢? 以前的我痴迷的是将失败的坑填平。 方案A:每次失败后将下一次入场的单量翻倍,再失败,再翻倍一直到盈利为止,这样做的风险就是如果连续失败N,将以2的N次方累积系统风险。 方案B: 基于盈亏比是90:60,所以每次失效后都将下一次入场的单量调整到正常值得1.67倍,如果成功了那么可以填平失效挖的坑,这样下来一年下来无复利的盈利点数由2700点变成44*90=3960点。貌似比原始方案接近50%投资收益的提升,但是这样做的风险就是如果连续几次失败还是压力挺大的。所幸,这里的成功率有67.69%,只要初始单量不太大,属于可以考虑的方案。 还有没有其他的更稳妥的方案呢? 任何事物都有反身性,既然针对失效的部分风险累积极大,我们可以否在正向强化我们的投资,因为我们前面的方案是吧努力方向放在占总数32.31%那个少数部分:没有办法,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痛恨损失。人类面对损失的时候总是呈现风险偏好,而面对收获时呈现保守偏好,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亏损的时候大家不愿割肉,而赚钱的时候有点利润就跑得飞快。 我们尝试将逐一里放在占总数67.69%的成功那一块: 方案C:如果成功,将下一单的单量提升到原来的2倍,连续两单成功后恢复正常单量,如果失败后,保持正常单量不变。 这样的方法,整体的收益将变为4970点。 我一向是天马行空的个性,絮絮叨叨离题万里估计是一种常态,加之暑期需要和孩子们一起去新西兰游学,陆陆续续在准备一些资料。这些文字是零零散散的写上去,估计错别字也挺多的,各位就多多包含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所有的付出都不会凭空消散,因为我笃信能量守恒这一定理,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最终会有一天以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给我们,这个就是时间的礼物。 这个行当里面有着全世界最聪明的那帮人:索罗斯,詹姆斯.西蒙斯,保罗·都铎·琼斯~~~~都在这个行当里,还有常青藤毕业的最顶尖的那波人也也在里面,成功者寥若晨星,凭什么你能在这里立足生存并大展拳脚? 如果说2013年年头上的我是无知者无畏,那么现在的我能够给出清晰的答案: 笃信真理,知行合一! 什么是真理?已知是有限的,而未知是无限的。首先谦卑的承认我永远也无法全然的了解一切的本质,保持对于市场以及宇宙规律的敬畏,敬天爱人,这样的话就不会狂妄的想要人定胜天,超越宇宙的规律,相反,我会臣服于那些简洁而普适的公理,并且身体力行,让愚钝的自己不断的强化这种信念。 这种真理不单单是关于外汇,或者股票,更多的应该是来自于我么对于自身的思考以及行为的模式与规律。 绝大部分的技术流或者价值投资这都把精力放在对投资标的的研究上,很少有人来研究人作为投资者本身的行为与心理。 我们每一个参与者的布朗运动最终合成了交易趋势的洪流。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万个交易者有一万个交易理由,我们无法穷尽。 不用劳心费力去寻找圣杯,命运线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握紧拳头,命运就是自己掌握的。 任何一种看似最简单粗糙的投资方法,在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都能做出不错的成绩。 人作为一种进化不完全的生物,任何行为都有潜藏在基因里面的某些不完美,那些不完美会造成很多偏差: 我们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的,我们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时候是保守偏好的。 人的注意力是有带宽的,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琐碎事情上,注定了我们分配给重要的事情上的带宽就被压缩到一个不合理的程度上。 人的自控力是一个有限量的,如果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抵抗选择与诱惑,在面临需要抉择的关口就会做出很多事后看来无比低级愚蠢的错误。 以上的内容来自《自控力》《信号与噪声》《稀缺》《与天为敌》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人的规律,就总是会陷入 寻找圣杯-主观做单-亏损-新一轮的尝试 这样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我们无法保持执行力与一致性呢? 第一点: 注意力是有限带宽的。 注意力一如我们的网络宽度,无论我们同时开启多少个下载任务,总的下载带宽只有那么多,这里快了,那里就慢了,同时下载的任务越多,每个任务的平均下载速度就越慢。我们每天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淘宝,微信,QQ,追剧,盯盘看太多的行情,总想抓住每一个细微的机会,我们注意力的带宽都被很多琐碎的,但是与真正需要注意的交易信号无关的事情占驻了占据了。 第二点:自制力是有限制资源 我们往往是系统真正有信号的时候要么错过了,要么是有了信号那个时候我们的自控力已经被过量消耗了,无法再那个当下按照理智与逻辑做出合适的判断。 为什么乔布斯,扎克伯格,雷军,巴菲特永远是那身打扮?因为他们想让生活变简单,他们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无谓的选择上面,即便睿智聪慧强大如他们也要努力的节约一切自控力资源,用在哪些能够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上面。 第三点:人的基因是有损失规避本能的。 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擅自更改原来的止损设定,死扛不愿意认输, 而在收益的时候又被保守偏好阻碍,无法做到让利润奔跑,稍有盈利就跑路了。 以量化的角度来说2.25倍的收获快乐才能与一个单位的失去痛苦抵消。 这样自然就会周而复始就陷入了大亏小盈的恶性循环。 简而美,保持赤子之心,尽量减少选择的次数,将有限的精力与注意力与自制力,留在最重要的时刻。 慢慢明白了这些之后我开始离开手机,离开电脑,跑步,玩耍,冥想,打坐,站桩,独处,练太极,放空。 将90%的时间用来做10%的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情,让一切如其所是,自然水到渠成。 写下上面的文字之前,我曾将一些自认为是干货的胡言乱语先发布在雪球上面,从《金刚经》上受到启发的我相信:法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幻想这额东西能够给我带来不可思议的福德。 不过故事总是比较收欢迎一点,而枯燥无聊的数字分析就远没有那么受欢迎,秉承2B的个性,就狗尾续貂的将那些内容一并搬过来 (太后朱笔御批:小李子,你这两个都是狗尾巴草!!!) 万一有哪位看官鬼迷心窍,听信谗言,按照我的建议去做了;而我狗屎运好,那些异想天开的胡言乱语蒙正了,我就多了一笔垂垂老矣的时候的吹牛资本:想当年,老夫曾准确预测过美国股市和美元的长期衰落,亿万富翁XXX当年就是听了我的建议开始他的富一代生涯的。 各种YYing! 好在都是洒家自己的劣作,倒也不存在抄袭的嫌疑。 一生两次的机会--凛冬将至之美股与美元篇。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从上面的三张图,大致可以看出美元一个兴衰的周期大约是14~16年,上涨7~9年,下跌周期也基本在7年左右。上一次美元见底是2008年3月17日的70.69,至今的最高点是2015年12月3日的100.51点,期间经历的时间是7年零8个月,与历史的大致周期基本吻合。如果兴衰大周期基本不变的话,见顶到现在又过去了半年,按照历史上涨周期最长的9年推测,顶多美元再坚挺1年有可能从半年前就已经开始步入长达7年左右的漫漫熊途。‘ 聊完了美元,开始说美股了。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美股以SPX500为代表,我们比较熟悉的是近20年有2次大的调整,一次是2000年3月到2002年9月的科技股泡沫破裂,历史32个月大约调整了8000个基点;另外一次是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的次贷危机,历时18个月大约调整了9000个基点。 而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面,标普已经有两次回调,幅度都在2700个基点左右 或许上图是月线图大家看的不够清晰,切换到日线级别大家看看 [backcolor=rgba(136, 136, 136, 0.498039)]
日线级别经过盘整背离后又走出了隔堆背离的形态,而且是冲击最高点不成后被打压下来的。美国的经济大体上经过7~9年也要进行一次调整,从时间的角度,从技术的角度,从实际美国股市的走势来看,这一波调整都已经启动了,而现在是处在相对顶部的时候。 人的一生按照统计的数据寿命平均在76岁左右,35岁之前经验,资金,心性等受限,基本上很难以参与大的投资(按照查理芒格先生的说法要到40岁才行),最后还有几年可能有点糊涂的,有资金,有经验,又有足够的心性驾驭时间满打满算40年,而以美国的经济大周期来考虑,大体我们能够经历两轮大循环。 一轮大牛市能够让标普上涨大约8000~14000个基点,而一轮大的回调能够下跌8000个基点左右,即便是小的回调(2015年5月~2016年5月就有2次),也有2700点左右。如果是投资SPX500的二元期权,有足够好的耐心,掐头去尾打个5折,一个大的循环有8000~12000点的收益,也就是实际入场资金的80~120倍。 人的一生大约能经历2次这样的大周期,只要抓住中间一波行情,就足以。 或许有心的读者会问,SPX500和美元指数有毛线关系啊? 仔细观察下,2007~2008年美股的调整低点与美元的谷底前后相差不超过一年,如果在那个时候开始持有美元资产如投资SPX500的多头,那么就可以享受美股上涨和美元升值的双重好处,这期间美元大约升值了3000个基点。而这一波美元的跌势刚好可以和美股的调整重合,等于我们做空美股,放空美元。 如果说未来几年内确定性最高的事情,有以下几点:美股的回调,美元的贬值,黄金等贵金属的升水(其实还是钞票印多了)以及由此带来的黄金生产商的利好。 美股及美元的凛冬将至,在冰与火之歌中拭目以待。
发表于:2016-06-17 09:28只看该作者
2楼
太长了 以后再看
谢谢分享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6-06-17 09:46只看该作者
4楼
5楼
本帖最后由 aleegogo 于 2016-6-17 19:00 编辑
首先非常感谢你能认真的读完我这些思路混杂的文字,我不过是一个苦B的外汇从业者而已,离得道还十万八千里。
但是文中的说法不是无病呻吟或者故弄玄虚,也不是白日意淫,而是真金白银从市场历练后得出来的一些个人感悟。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大概是我对自己曲折道路的解释。
现在回首过去,2013年5月份定型的第一个版本的,也是一个正期望值,可以在市场里面立足生存赚钱的系统。
如果有兴趣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回溯,看看是否可行,也可以在以后的行情中进行检验。
原始版本方法如下:
在欧美的H1级别里面,
设置两根均线,EMA21,55。
在欧美的历史经验日均波幅或者统计日均波幅中的大者作为日均波幅
当K线依次穿越21,55均线的第一个极值点(远离55端)为入场信号点。
以信号点位置挂单入场做顺应21,55排列组成的趋势方向的单子,在逆趋势方向每隔60点(日间波幅的一半)加一个与首单相同的单,依次设置4个加仓单,连同首单总计5个订单。从首单开始到最后一个加仓订单的单量依次为1,1,2,3,5个基准单位。
基准单位选择可用资金总量的1%,约为1万美金首单0.1手欧美。
所有订单止盈设置均为60点(日间波幅一半),止损均设置在首单入场点逆趋势方向280点处。(2又1/3日间波幅)
任意单止盈,所有订单全部出场(包括没有入场的挂单)
为防范系统累加风险,在同一方向上前单入场未出的前提下,同方向不入第二弹,反方向不受次限制。
为了清晰的说明这个模型,我附上两张图,一张是欧美最近可以入场的信号点,图一中1,2,3,4,5,6均可入场。图二详细说明了如何入场,如何设置止盈,止损,如何出场。
如有叙述不清楚的地方,欢迎斧正。
不过这个模型是2013年5月第一个版本的模型,没有经过优化,所以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资金利用效率不高(不过这样也能降低系统风险),盈亏比很不合算(1:22),未能对入场信号做优化挑选(实际上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对信号点进行优化)。
原本这方法的出发点就是大网捕小鱼,靠胜率取胜也不一味的死扛到底,即使失效对系统也不会造成致命的冲击,失败一次系统损失初始资金的22%,盈利一次增加0.6%的资金量。
详细说明图.jpgEURUSDH1.jpg
koumyou 发表于 2016-6-17 17:28
我很認真地看完了 只是對於
点评
发表于 2016-06-17 11:59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8楼
luckhare 发表于 2016-6-17 19:10
楼主很棒,分析的很有道理,我看美股 US500 日线图也已顶背离,已果断做空。 读楼主文章受益非浅。{:2_187 ...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9楼
smile2u 发表于 2016-6-17 19:16
看完了,楼主辛苦了。 然有很多地方的论据并不靠谱,所以我表示反对。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6-06-17 11:59只看该作者
10楼
aleegogo 发表于 2016-6-17 18:45
首先非常感谢你能认真的读完我这些思路混杂的文字,我不过是一个苦B的外汇从业者而已,离得道还十万八千 ...
第二階跨第三階中。。。(2024)又五年过去了,才知道自己还没有进入第二阶
发表于:2016-06-17 12:02只看该作者
11楼
如果是第一个单直接反走就是220点
然后就是等下一次的这样形态,再来第一单止损220,正了,就是一路1、2、3、5下去。。。。。。循环、循环
重要的是因为经过统计,很难会出现连续的2次负220么?
如果我用在其它的货币是不是经过统计后也可以这样子用呢?
第二階跨第三階中。。。(2024)又五年过去了,才知道自己还没有进入第二阶
发表于:2016-06-17 12:05只看该作者
12楼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请教一下大神
楼主回测统计是用什么统计呢?
第二階跨第三階中。。。(2024)又五年过去了,才知道自己还没有进入第二阶
13楼
看了一半,以后再看
14楼
koumyou 发表于 2016-6-17 19:59
这个第二张图是这样理解么: 比前面妳有1、2、3个单量,实际就是6*60=360点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6-06-17 12:43只看该作者
15楼
楼主的方法理性思维太强,看来感性思维的人用不了啊。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16楼
koumyou 发表于 2016-6-17 20:05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请教一下大神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17楼
本帖最后由 aleegogo 于 2016-6-17 21:44 编辑
请注意,模型的止损设置是初始单逆向280点,而不是220点。
被打的情况是有的,有没有连续2个被打?欧美最近5年貌似没有,具体一年有多少次被打,请恕我卖个关子,您自己过过行情会比我直接公布数据更好,温故而知新。
从模型的盈亏比来看,这样的模型是押注在中值回归的概率上,
因为这个是原始版本,没有对冲机制以及筛选机制,用这个作为基础剋衍生出一些配套的模型,这样可以将系统风险降低到一个好的地步。
这个模型用在欧美上效果比较好,因为欧美流通量最大,而且相对行情的尖刺比较少,用在其他的货币对上,磅美以前尚可,现在就不是那么理想了。澳纽也可以考虑。
补充一点,挂单如果在24小时内没有成交,就需要撤单,这个可以在EA里面设置或者在入场的时候设置挂单有效时间。
这个模型适合用批处理程序一次下单,因为涉及到挂单的处理,所以用EA比较难以实现。希望有这方面的达人共同讨论。
koumyou 发表于 2016-6-17 20:02
如果是第一个单直接反走就是220点 然后就是等下一次的这样形态,再来第一单止损220,正了,就是一路1、2 ...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6-06-17 15:03只看该作者
18楼
那么简单说一下。
1、你所言叉盘的确定分合,就象阳线多了后面有阴线,阴线多了后面有阳线一样。是标准的废话。
2、概率、频率、技术百分之几,10?怎么不是20?这没有意义。用开车的例子本就不适,属于生拉硬扯的比喻。
证据如下:
特征是否存在要看其统计学意义的置信水平,在95%以下都被认为是无效的,而因市场中能找出的特征,其置信水平基本都分布在50上下。可谓全部都是无效特征。
如果用开车说技术,把舒马赫的车给你开,你大概一圈不到就撞到轮子掉。那还可以说游泳,会与不会两者掉水里,没命的是谁。
不在于拿什么比喻,而是市场交易和开车、游泳绝然不同。不同点:随便去采集个特征,它的置信水平大为不同。随便量化一个对象,所得标准差分布大为不同。
这些的不同点来自取值范围的条件边界大为不同,如果把开车的风速量化,要象等于市场某值,那把木星、火星的风速都放进去,其标准差也就差不多了。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19楼
smile2u 发表于 2016-6-17 23:03
那么简单说一下。 1、你所言叉盘的确定分合,就象阳线多了后面有阴线,阴线多了后面有阳线一样。是标准的 ...
20楼
smile2u 发表于 2016-6-17 23:03
那么简单说一下。 1、你所言叉盘的确定分合,就象阳线多了后面有阴线,阴线多了后面有阳线一样。是标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