蹩腳翻譯引發全球外匯市場一日瘋狂
對於中國新聞社(China News Service, 簡稱:中新社)駐香港記者關向東而言﹐作旅遊報導或許比作財經報導要得心應手得多。可上週六偏偏是她值班﹐而精於財經報導的同事卻在休假﹐而那一天她偏偏就用從香港當地報刊的新聞報導和分析文章中東摘一點西摘一點湊成了一篇關於人民幣升值可能造成的影響的文章。
四天後﹐她的這篇文章在日交易額上萬億美元的全球外匯市場引起了軒然大波。隨著美元匯率的大幅下挫﹐從新加坡到斯德哥爾摩﹐一時間世界各地外匯交易員和基金經理們恐慌的電話聲響成一片﹐成堆的電子郵件幾乎要擠爆他們的郵箱。不過﹐隨著那篇因為蹩腳的翻譯而產生誤導的文字很快從互聯網上消失﹐這場風暴也很快平息了下來﹐然而風暴雖平﹐它造成的損失卻已無法彌補。
一家名望並不顯赫的半官方新聞社的一名普通記者的一篇文章竟能引發如此大的市場風暴﹐同時也讓措手不及的交易員蒙受了巨大損失﹐這一方面暴露出目前中國媒體差強人意的編輯水準﹐另一方面也凸顯了當前美國不斷向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形勢下外匯市場人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緊張狀態。
關向東從中新社在香港的編輯部發出的是一篇中文報導﹐但是到昨天下午﹐這篇報導被翻譯成文理不通的蹩腳英文登上了一向有中國共產黨喉舌之稱的《人民日報》的網站上。翻譯的英文報導中赫然宣稱中國將在下周中美經濟官員會晤後宣佈人民幣升值。
接著﹐當互聯網搜索引擎搜索出的這篇英文報導出現在彭博資訊(Bloomberg)倫敦辦公室的電腦屏幕上時﹐這條消息迅速以標題新聞的形式傳向了全球各地。
“這著實讓市場大吃一驚﹐”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的亞洲貨幣策略師克勞迪奧.派倫(Claudio Piron)如是說。消息傳出時他正在新加坡。他說當時交易員們即刻開始拋售美元﹐同時買進一切可以染指的亞洲貨幣﹐主要是日圓﹑新加坡元和印度盧比。之後﹐當彭博及競爭對手路透(Reuters)開始對消息可信度表示懷疑時﹐交易員們又馬上開始買回美元。派倫說﹐有些交易員因反應不及而就此被套﹐很多人為此而懊惱不已。
關向東說她對這一切也是異常驚訝。“我想不出怎麼會產生這麼大的轟動﹐”她說。她堅持認為她所做的就是從香港當地的報紙上搜羅關於人民幣升值可能對香港產生的影響的觀點──她在文章中引述觀點時沒有註明來自哪家報紙﹐而多將這些觀點含糊地歸於“觀察人士”。從實際情況看﹐她所引述的觀點的主要來源是左翼報紙《大公報》的一篇社論。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很難再說是關向東的錯了。《人民日報》網絡版拿到她的這篇報導後便派給了一位兼職翻譯﹐而這位翻譯交出的譯稿中說﹐中國已決定在一個月內和一年後分別讓人民幣升值1.26%和6.03%。實際上關向東文章中引述自當日香港報紙的這兩個數字所表示的只是不可交割人民幣遠期市場交易報價所反映出的市場對人民幣升值幅度的預期。另外﹐《人民日報》網站上登出的這篇從中文翻譯過來的英文報導既未標明記者姓名﹐也未註明消息來自中新社。
彭博的標題新聞出現在交易終端屏幕上時正值亞洲交易時段即將結束﹑歐洲交易時段即將開始之際。
在斯德哥爾摩﹐為瑞典經紀公司Hagstromer & Qviberg管理中國證券交易的趙炳浩(Frederic Cho)先是用公司內部揚聲器系統向目瞪口呆的公司同仁報告了這條消息﹐隨後便開始在互聯網上搜索這篇報導﹐瘋狂地給在亞洲的記者和金融界熟人打電話。“在我看來這沒道理﹐”他說。哪國的中央銀行會提前一週宣佈對本幣進行價值重估﹐而且還有確切的數字?
在上海﹐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首席中國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也同樣感到困惑。“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太奇怪了﹐”他說。他拿起電話開始聯絡中國的相關監管機構。最終﹐他的研究小組從互聯網上挖出了這條翻譯出來的英文消息以及原始的中文報導﹐並推斷出了事情的原委。他立即給渣打所有人員發了一條電子短信﹐解釋說問題在於翻譯錯誤。
曾幾何時﹐一篇文章或報導要想登在《人民日報》上須先得到政府部門的首肯。外國記者往往會在字裡行間仔細推敲來搜尋可能暗示政策變化的蛛絲馬跡。如今這已成為歷史。處於激烈商業競爭壓力下的中國官方媒體現在往往也需要搶新聞﹐新聞的基本準則──準確性──也不免因此受到影響。外部世界顯然還沒有跟上這種形勢變化。
可畢竟“《人民日報》是中國政府的喉舌呀。”摩根大通的派倫說。
或許正是因此﹐全球外匯市場才會在彭博新聞見諸交易終端後幾分鐘內出現大約20億美元左右(據派倫估計)的交易額。市場普遍相信﹐一旦人民幣升值將會引發亞洲地區更大範圍內的貨幣價值重估大潮。目前亞洲各國和地區的中央銀行一直都在大規模干預市場以便壓低本幣匯率從而使自己在出口上享受競爭優勢。
彭博認為自己在這條新聞的處理上沒有錯。其長駐紐約的發言人朱迪斯.澤魯斯尼亞克(Judith Czelusniak)說﹐如果中國政府的報紙刊登消息說中國將放鬆匯率控制的話﹐那是大新聞﹐彭博自然應予報導﹐不報才是失職。她說﹐在《人民日報》宣佈這條消息翻譯有誤後﹐“我們也立即作了相應的報導。”
路透更是亂上添亂﹐發佈消息說﹐彭博援引《人民日報》消息報導稱﹐人民幣將升值。該社地區主管編輯亞當.考克斯(Adam Cox)說:“市場開始出現波動時﹐我們便進行了追蹤報導。”他說他的團隊在搜尋市場波動的根源時從外匯市場交易員處聽說那是彭博一篇關於人民幣的報導引起的。而當他的手下最終找到這篇報導時﹐他說發一篇援引彭博報導的路透報導便成了很自然的事情。“這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延誤﹐”他說。
《人民日報》網絡版的編輯把那篇英文報導從網上撤下來之後公開就此表示了歉意﹐儘管其中多少帶有點為自己辯白的意思。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編輯說:“我們很遺憾(這篇文章的)翻譯不夠準確﹐這是我們的錯。”但這位編輯同時也使勁指責中新社﹐說中新社記者的文章中“含糊其詞的地方太多﹐所以才導致誤譯。”
中國前一次於1994年調整匯率體制的時候﹐官方新聞機構新華社(Xinhua News Agency)就此發佈了一篇2,500字的報導﹐不辭辛勞地就調整細節作出了詳盡的解釋。消息是於元旦正式宣佈的。順便說一句﹐那一天恰好也是星期六。
高盛(Goldman Sachs)昨日晚間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題為《在譯文中迷失》﹐對昨日外匯市場發生的一切進行了分析﹐反映出了亞洲地區的投資銀行業當前的無奈。
摩根大通的派倫說昨天在辦公室真是“忙瘋了”﹐現在就要收工去好好喝一杯。
香港時間2005年05月12日22:03更新